手机:013588666981
电话:0579-82277358
电话:0579-82823019
传真:0579-82823019
邮箱:zhengbang99@163.com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秋滨工业城美和路1189号
邮编:321000
在生猪市场,5月初猪价曾短暂走强。当时,由于集团猪企减少出栏量,加上节日氛围渐浓,市场需求表现尚可,推动猪价小幅回升。然而,随市场供需情绪的变化,猪价上涨动力逐渐不足,尤其是二次育肥(二育)养殖户入场信心不足,生猪购销市场回归偏弱态势。据了解,近期猪价主要呈现横盘震荡走势,二育对猪价的影响较为明显。此前在4月中旬,二育集中入场曾推动国内猪价短暂突破15元/公斤。但近期由于标猪与肥猪价差倒挂、标猪补栏成本上升以及饲料成本压力增大,二育养殖户入场积极性受挫,主流二育多以观望为主。
从生猪供需基本面来看,目前供应方面,养殖端的出栏积极性有所提高,南北多地的集团猪企加快了出栏节奏,社会面猪场的卖猪意愿也有所增加。部分集团猪企出栏计划完成情况不佳,规模猪企线下降价出栏的情况增多,生猪供应格局有所改善。
在需求方面,尽管节日期间旅游消费较为火热,但由于猪肉供应充足,下游批发商业市场白条肉的销售表现一般,部分市场仍有剩余库存的压力,屠宰企业新增订单的难度较大,开工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主流屠宰企业主要是依据订单安排生产。
因此,综合市场多空因素博弈来看,由于缺乏二育的有力支撑,养殖端出栏积极性增强,而需求跟进乏力。从屠宰企业收猪的难易程度来看,东北地区屠宰企业收猪节奏加快,集团猪企出栏计划完成情况较差,市场表现不佳;华东和华中地区,散户和集团猪企卖猪意愿较强,规模猪企出栏存在一定难度,主流屠宰企业提前停止收购计划,压价心态增强。在南方市场,西南和华南地区购销情况一般,屠宰场采购难度适中,市场行情报价整体维持横盘态势。
随着五一小长假的临近,屠宰企业开工率提升,节日氛围渐浓,部分集团猪企减少出栏量以支撑价格,国内猪价出现了短暂的连续上涨。然而,这种上涨趋势难以持久,最近两天市场情绪转弱,猪价开始呈现震荡下行的态势。
从供应端来看,按照母猪存栏量对10个月后标猪出栏的影响,理论上,2025年5月的生猪供应受到2024年7月母猪存栏变化的影响。由于2024年5月至11月母猪存栏量处于筑底回升状态,理论上本月适重标猪的供应量环比增加。此外,春节后,养殖端控制体重出栏,标猪压栏增重的积极性较高,市场也存在二次育肥的积极性。但本月随气温回升,标猪与肥猪的价差倒挂,肥猪需求进一步减弱,同时饲料价格不断上涨,养殖端有降重出栏的倾向,生猪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加,整体呈现供应过剩的局面。特别是生猪出栏体重增加,导致猪肉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
在需求端,进入5月后,尽管节日因素对消费需求有一定的边际利好,但由于节日时间比较短,且气温持续升高,市场对肉类的需求整体较弱,猪肉购销仍处于季节性淡季。因此,本月消费需求的增量预计有限,市场存在较为显著的替代消费现象。
在二次育肥方面,目前标猪价格较高,饲料成本持续上升,二次育肥高价补栏标猪的风险增大。尤其是生猪产能持续回升,市场对猪价前景较为谨慎。短期内,虽然二育有入场的预期,但主要是等待合适的价格入场,对高价入场缺乏信心。
在五一小长假之前,国内鸡蛋市场经历了价格下滑的态势。尽管4月初生猪价格曾短暂触底,产销市场报价陆续降至3.05~3.1元/斤,但随着下游市场的集中补货以及食品企业趁低价入库,产销库存显著减少。同时,饲料成本上升推动了蛋价逆势上涨,国内产销鸡蛋报价回升至3.55~3.62元/斤,蛋价阶段性涨幅达到0.5元/斤。然而,进入4月下旬,下游市场节前备货提前完成,购销需求减弱,且鸡蛋供应充足,产销市场压力累积,蛋价大幅度下滑,临近五一假期时,国内产销市场蛋价降至3.19~3.22元/斤,价格回落至4月初的较低水平。
五一小长假期间,国内市场休市,主流价格以稳定为主。据北京新发地市场消息,目前44斤箱装鸡蛋价格在3.41~3.59元/斤,散称鸡蛋价格在3.8~4元/斤。不过,据网友反馈,鲁西南地区部分农村超市鸡蛋价格为3.3元/斤,部分农村市场鸡蛋价格在3.2元/斤左右,蛋价仍处于较低水平。从数据分析来看,当前鸡蛋市场呈现出多空因素并存的局面。一方面,进入5月后,气温持续升高,鸡蛋自然储存难度增加,下游市场谨慎囤货,贸易商多以刚需采购为主,鸡蛋供需积极性可能转差。另一方面,国内产蛋鸡存栏量处于高位,产销仓库存储上的压力依然存在,终端市场以积极清库存为主,尤其是鸡蛋储存难度的增加。因此,蛋价仍面临一定的下降带来的压力。然而,由于国内饲料成本持续上升,玉米价格大大上涨,且本月新开产蛋鸡数量可能减少,中小码鸡蛋的供应压力有望缓解。同时,气温升高可能会引起养殖端产蛋率下滑,这将对蛋价形成一定支撑。个人觉得,本月蛋价可能会维持区间震荡的走势,月初蛋价有望出现冲低反弹的机会。
今日国内家禽市场整体呈现稳中偏强的态势,但区域间分化明显。受五一假期后需求回落影响,部分地区价格会出现短期波动,但整体供应端仍保持紧平衡,支撑价格保持高位。大厂鸡苗开票价主流在2.80-3.40元/羽,中小厂价格在2.00-2.80元/羽,青岛、菏泽、泰安等地上涨0.05元/羽。东北地区鸡苗价格的范围为1.90-3.30元/羽,辽阳、吉林、锦州等地上涨0.05元/羽。河南、河北鸡苗价格在2.05-3.40元/羽,开封、洛阳、鹤壁等地上涨0.05-0.10元/羽。规模场按计划补栏,但散户补栏积极性不高,种禽端试探性提价未达预期。鸡苗供应量整体稳定,但需求端分化明显,大厂价格坚挺,中小厂价格灵活调整。鸡苗价格或以稳中偏弱为主,局部地区小幅波动。淘汰鸡价格整体稳定,局部地区小幅波动。蛋价下跌导致养殖户淘汰积极性减弱,淘汰鸡出栏量减少,支撑价格稳定。毛鸡价格或以稳为主,局部地区小幅震荡;鸡苗价格稳中偏弱,大厂价格坚挺,中小厂灵活调整;817肉杂鸡价格受需求拉动或继续稳中偏强。二季度家禽市场整体面临供强需弱局面,但随气温升高和消费旺季到来,价格有望适度偏强。终端消费需求逐步回升,叠加端午节备货需求,或对价格形成支撑。
广西钦州油厂今日豆粕价格:43%蛋白:10-1月M2601+130元/吨。
全国豆粕均价为3600元/吨。从区域来看,豆粕价格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辽宁价格为3707元/吨,黑龙江为3766元/吨,河南价格最高,达到3904元/吨。总的来看,豆粕价格较前期高位有所回落,但仍处于较高水平。5月份,随着巴西大豆集中到港,国内大豆供给预期改善,油厂压榨量将大幅度的增加。预计5月和6月大豆到港量将分别超过1200万吨和1100万吨。下游饲料养殖需求总体稳定,生猪存栏量增长对豆粕需求有一定支撑。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生猪存栏量同比增长8.6%,达到4.2亿头。高价豆粕抑制了部分饲料企业的需求,部分企业调整饲料配方,降低豆粕添加比例。随着巴西大豆集中到港,油厂开机率回升,豆粕供应紧张局面将显著缓解,价格有望逐步回落。预计5月豆粕价格将由强转弱。二季度,随着巴西新作大豆的集中上市,豆粕价格可能会跌至2600到2800元/吨的年内低点。随着巴西大豆集中到港和油厂开机率回升,供应紧张局面将缓解,价格有望逐步回落。未来短期内豆粕价格将由强转弱,需关注进口大豆到港节奏和下游饲料企业需求变化。
4、2025两院院士增选真正开始启动!畜牧兽医方面优先支持动物繁殖、动物疫病与生物安全、兽药学。
5、发力“减豆行动”!头部饲料企业纷纷推行“低日粮技术” 酶制剂需求持续升温。
4月24日,记者来到位于瓢里镇的15万羽笼养蛋鸭生态养殖场,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曾经传统的鸭舍已“改头换面”,3万多羽蛋鸭如今住进了智能化的“别墅”。一排排标准化、智能化的鸭舍在灯光映照下,显得格外整洁明亮。在笼舍中,蛋鸭们悠然自得地啄食着由自动投喂系统精准输送的饲料。而刚产下的鸭蛋,则顺着高处的传送带缓缓流动。令人惊讶的是,在这偌大的鸭舍里,仅4位工人就熟练地完成了鸭蛋的分拣、打包和装箱工作。
养殖场的高效运作,离不开高科技的助力。鸭舍内配备的自动喂料、自动捡蛋、自动刮粪以及自动上料等控制管理系统,彻底改变了传统养鸭场脏乱差的景象。这些智能化设备不仅为蛋鸭营造了干净的生长环境,还大幅度降低了人力成本。
“现在管理31200羽蛋鸭仅需4个工人。目前,蛋鸭的产蛋率已达到50%,预计到下个月中旬,产蛋率有望达到95%左右,届时每天产量在1500到2000公斤。”笼养蛋鸭生态养殖场负责人雷双辉介绍道。
该生态养殖场的落户,也为当地村集体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据龙胜各族自治县市场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副经理梁以国介绍,项目一期投入490万元,覆盖了马堤乡和瓢里镇的7个村。“我们按照投入6%的分红率分给村集体经济,每个村的村集体分红收益可达4.2万元。项目二期计划投入630万元,将覆盖江底乡、伟江乡、瓢里镇的9个村,同样按照一期的分红方式来进行分红。”梁以国坦言,项目启动初期,考虑到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分散,资金难以整合,有关部门将几个村的村集体经济整合起来投入产业,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此外,项目的建设还为当地创造了可观的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预计能解决当地20到30个就业岗位。”梁以国表示,项目运营优先雇佣当地脱贫户和困难农户,按照当地每月2500元的工资标准,可为困难家庭每年增收3万元以上。同时,养殖场流转土地也为12户以上农户带来了固定收益,每户每阶段租金可达8000至30000元。这种绿色环保的养殖模式,真正的完成了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成为联农带农、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近日,玉州区科技特派员及农业技术人员对仁东镇鹤林村三黄鸡示范养殖基地的部分肉鸡、蛋鸡进行采血试验。这是该区引进先进生物硒活化技术,促进三黄鸡产业科学技术创新和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第一个试点基地。在现场,技术人员随机抽样2组肉鸡以抽血形式完成样品采集,详细做好采样记录,并在实验室运用离心机分离血清后及时送检,对总硒和硒代氨基酸含量,锌、铁等矿物质含量,叶黄素等维生素含量,脂肪酸组成和结构等功能性因子成分进行第三方专业检测。 “我们引入生物活性硒功能农业生产技术,引进2万吨生物活性硒饲料先期试点对1万羽肉鸡和1万羽蛋鸡进行品质改良。试验的鸡群喂了这种饲料一段时间后,发现肉鸡状态良好,肉质紧实,蛋鸡产出的蛋形圆壳亮,口感细腻,产蛋率有望每月提高3%-5%。”广西冠昌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罗绍介绍。“围绕三黄鸡标准化养殖、优质化生产、综合性开发等需求,往后我们将根据试点改良结果,建立生物活性硒三黄鸡生产技术规范、活性硒三黄鸡品质衡量准则和检测认证体系,推动生物活性硒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玉州,为后续健康中国平台认证发布奠定基础。”该区科技特派员梁智坚表示。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