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013588666981
电话:0579-82277358
电话:0579-82823019
传真:0579-82823019
邮箱:zhengbang99@163.com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秋滨工业城美和路1189号
邮编:321000
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瓯江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大分子药物与规模化制备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细胞生长因子药物和蛋白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聚焦以生长因子为代表的蛋白质药物基础理论研究与新药研发,尤其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家族蛋白的功能、系统理论与新药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开发出多种促组织损伤与再生修复的一类新药和三类载药医疗器械,在 Nature, Cell Metabolism, Molecular Cell, Circulaton 等发表论文 200 余篇。曾获国家自然和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和转化医学突出贡献奖等重要奖项。
孙维建,博士,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党委委员,结直肠外科科室主任(兼)。博士师从郑树森院士。入选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高层次拔尖人才、温州市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温州医科大学杰青培养计划。担任《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等国际权威杂志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消化道疾病方向)。主要是做胃肠道炎症与再生修复及转化研究、胃肠肿瘤的基础与转化研究。近 3 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共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Advanced Materials,Bioactive. Matererials 等 1 区 TOP 论文 30 余篇,申请专利 20 余项,两项日本专利已授权,四项已在转化中。团队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 项和省级重点项目等多项科技计划。外科方向主攻国产机器人/单孔机器人治疗胃肠肿瘤,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负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的临床应用解决方案研究》,主刀完成全国第一例国产机器人联合内镜手术及第一例国产威高机器人全胃切除手术。创新性开展了前哨淋巴结导航下腹腔镜内镜联合非开放式胃壁反转切除术和 Apple Visual Pro 辅助直肠癌根治术等。
从维涛,博士/研究员,博导,瓯江实验室主任助理,在《Hepat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Autophagy》、《Diabetes》、《Redox Biology》等杂志上发表 50 余篇论文,获得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钱江人才、浙江省「151」人才、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二等奖、温州市「580 海外精英引进计划」人才、温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温州市「551」第一层次人才、温州医科大学青年骨干教师等奖励与荣誉称号。
余迪(国际合作导师),教授,澳大利亚弗雷泽研究所免疫治疗主席,发表 Nature、Nature Immunology、 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 等 SCI 论文 100 余篇,科睿唯安高被引研究员。入选澳大利亚健康与医学科学院 (FAHMS) 院士,荣获澳大利亚科学院 (AAS) 2023 年雅克 · 米勒奖章、2021 年周健奖等荣誉奖章、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免疫学会 (ASI) 颁发的首届 2021 年艾伯维新视野研究奖等。
商珞然,研究员,博导,入选上海市「千人计划」,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发表 PNAS、Advanced Materials、Nature Chemical Engineering 等 SCI 论文 90 余篇,他引 6000 余次; 授权专利 17 项。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 担任科技部「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答辩评审会专家; 担任 Smart Medicine 期刊执行主编,Biomicrofluidics 等期刊编委成员, 并受邀担任 Small 期刊特刊编辑。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建于 1919 年,是浙江省首批通过三甲评审的四家综合性医院之一,医疗服务辐射浙南闽北赣东近 3000 万人口。医院位列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综合)第 18 位,25 个学科入围全国学科科技影响力百强。2021 年获批浙江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依托医院。医院现有在岗职工 6593 人,其中高级职称 908 人、硕士生导师 404 人、博士生导师 68 人。拥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各类人才近 500 人次。
医院 2023 年门急诊量 586.3 万人次,出院病人 26.8 万人次,开展手术 14.1 万台次。学科设置齐全,整体总实力突出,普通外科学、创面修复医学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医院与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实行院校合一、一体化运作管理机制,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等 36 个,是浙江省高校一流学科建筑设计企业,建有全省重点实验室 3 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7 个,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1 个,浙江省国际联合实验室 2 个,拥有国内先进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Micro-CT、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质谱分析仪、多色流式分析仪、超高速离心机等大型精密设备。
近 5 年获各类科技奖项 36 项,其中获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7 项,三等奖 11 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3 项,三等奖 4 项。2019-2023 年获国自然、国社科等国家级课题 127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优青 1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1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 1 项;近 5 年发表 SCI 论文 3654 篇,平均影响因子 4.809,其中 10 分以上 204 篇,最高 69.504。
博后可选择位于杭州的中科院医学所-温医大附一院联合研究院入站。该研究院由我院与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共同建立,致力于围绕肿瘤发生发展、再生修复、感染与重症、老年疾病、医用材料及靶向药物等领域,开展重点明确、目标清晰的全方位研究。医学所地处杭州中国医药港小镇核心位置,占地 200 余亩,一期项目于 2020 年 10 月启用,建筑面积约 3.8 万平方米,已建成核酸适体和动物实验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二期项目规划建筑面积约 29.8 万平方米,可容纳千人以上科研团队,并配备核磁共振波谱仪、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 200 余台世界先进设备,总资产近 6 亿元。
作为中国科学院直属的中央事业单位和浙江省重点打造的生命健康科创高地,医学所依托多级政策支持,毗邻 1600 多家生物医药企业,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医学前沿重大科学问题,通过基础科学驱动与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和产业化,致力于建成集学科引领、产业孵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世界一流科研机构。
昆士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成立于 1909 年 12 月 10 日,是澳大利亚最古老、顶级规模的学府之一,学校在 2024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 43 位,在 QS 毕业生就业能力排名中位列第 63 位,其中生命科学和医学专业世界上的排名第 31 位。
首次成功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 (CSC) 项目: 首批执行期三年,我院将每年派遣博士生 3 人、博士后 2 人赴-蒙纳士大学深造研修,CSC 将资助 28000 澳元/人/年。派选专业包含: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前沿技术、医学技术、生物医学工程。
研究方向:①肠道炎症与修复再生研究;②胃肠道肿瘤综合治疗,营养支持及相关机制研究
要求:临床医学,生物医学,药学,生物材料,分子生物学,符合课题组主体研究方向
专业:临床医学,生物医学,药学,生物材料,分子生物学等符合课题组主体研究方向
(1)获得博士学位,拥有非常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对未知保持好奇心,勤奋进取,踏实认真,热爱且适应高强度的科研工作;
研究员、副研究员:享受学校研究员、副研究员待遇,具体需根据自己情况一人一议。
(2)出站考核优秀的一次性奖励 10 万元,出站考核良好的一次性奖励 2 万元;
(3)本团队支持博士后的长期发展和职业规划,将为小组成员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个人发展空间。支持申报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家、省(市)各类科技项目、博士后资助项目。
(4)在站期间成功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一次性发放项目立项奖;若省财政调整生活补助标准,则随之调整。
(5)出站后全职留院工作,另发放一次性奖励 5 万元。根据业绩可享受当年人才引进有关政策待遇。
(6)业绩优秀者可由课题组委派至昆士兰大学交流学习(部分支出由课题组承担)
(7)入站杭州的,可以同时享受杭州市的配套政策,比如: 子女入学,人才奖励等
(2)中英文简历(照片、籍贯、学习和工作经历、性格评价、兴趣爱好特长);
(4)满足条件者请将以下材料发送至联系邮箱,邮件主题标明为「姓名+应聘博士后+手机号」,我们会及时和您联系。
我们长期为科研用户更好的提供前沿资讯、实验方法、选品推荐等服务,并且组建了 70 多个不相同的领域的专业交流群,覆盖神经科学、肿瘤免疫、基因编辑、外泌体、类器官等领域,定期分享实验干货、文献解读等活动。